<output id="gfkp9"></output>

    <optgroup id="gfkp9"></optgroup>
    1. <delect id="gfkp9"></delect>
        <code id="gfkp9"></code>
      1. <p id="gfkp9"><ol id="gfkp9"></ol></p>

        400-999-2120
        主頁 > 知產百科 > 商標百科 > 中外商標的萌芽與管理起源

        中外商標的萌芽與管理起源

        來源:律化帶之家 | 2021-04-17

        中國商標

        中國的商標發展同世界的商標發展同步,中國的商標發展史是世界商標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始社會后期,游牧部落從一般部落中分離出來,這就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這種分工提高了勞動生產力,擴大了人類物質資料的來源,使勞動產品出現了剩余,從而引起了部落之間的商品交換。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產品上逐漸出現了標記。最初使用標記,主要是為了區別不同的生產者。標記樣式很簡單,一般是把制造者的姓名刻在產品上。從出土文物來看,我國是最早在產品上使用標記的國家。

         

        圖片.png

        我國最早的產品標記制度可以上溯到春秋時期的“物勒工名”之制,勒就是鐫刻,這種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便質量檢驗和日后的追查。到戰國晚期秦國產品追溯制度已經比較完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分工已經發展到了“國有六職”“市有百工”的程度,而且百工的地位不亞于農夫、商賈。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城市,如臨淄、邯鄲、洛陽等,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比較固定的市場。市場中,行商坐賈“同四方之珍異以資之”。在這些大的市場上可以買到“鄭之刀、宋之斧、魯之鞘、越之劍”等各種兵器,還可以買到北方的馬、南方的顏料、西方的皮革等。在這樣一些歷史條件下,要把這些產品各異、匠師不同的器物向顧客加以說明和介紹,使自己的產品與他人的產品區別開來,在自己的產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標上記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了。例如,在戰國墓中出土的出國銅器,銘文里就發現有“工”“顧客”“冶師”等幾種稱呼,說明這時已經有了用某種名稱去區別、標志各自的物品或各自生產的物品的客觀事實了。

        公元前620年前后編成的重要典籍《禮記》,其中的《月令篇》記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圖片.png

        《禮記》

        這段關于“物勒工名”制度的精彩記述,也在此后約380年見錄于由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第十卷《盂冬紀》。

        秦呂不韋造戈上的“物勒工名”↓

         

        圖片.png

        圖片.png

        《呂氏春秋》

        中國漢代漆杯上刻有“工名”,其中“工名”6人,“監工者”7人

        南北朝后期的北周文物中,就有以陶器工匠“郭彥”署名的“土定”(粗制陶器)。漢朝時期的經濟文化昂首屹立于世界經濟文化之林,當時的首都長安已經成為世界貿易中心。漢朝北有絲綢之路,南有通商之城,通西域、中亞,特別是與印度貿易十分頻繁。這時商品上普遍刻有詩文、圖畫、鳥獸或幾何圖形以及“延年益壽”“長樂光明”等祝福吉祥的文字和圖案??梢詳嘌?,作這些標記的目的是吸引顧客購買。此外,其他文史資料也能看到“剪張禁”“酒趙放”(《漢書·王尊傳》)“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短歌行》——曹操)等贊譽商品商標的佳句,說明在商品商標上使用標記已十分普遍。

        唐代民間生產的紙張已普遍用水印暗紋標記。隨著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有了行鋪以后,一些工匠收學徒辦起了作坊,商品上的標志也漸趨復雜,出現了在商品上用店鋪、作坊名稱作為標記的情況。

        至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律疏議》再次明文記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梢?,“物勒工名”制度是我國從奴隸社會晚期到封建社會前期產品標記制度的基礎原則,它對提高手工業產品質量有重要意義。

        圖片.png

        《唐律疏議》

         

        宋代山東濟南有一個專造功夫細針的劉家針鋪,其所用的“白兔商標”基本上具備了現代商標的全部風貌。劉家針鋪“白兔”細針商標,是我國至今發現使用較早、圖形較為完整的一個早期商標,距今已有 1000 年左右。

        北宋時,隨著私營工商業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店鋪為了推銷自家產品,除裝潢店面之外,還印制了帶有店鋪標記的廣告。圖 2-2 中的這塊銅版就是用來印刷廣告的。銅版長 12.4 厘米、寬 13.2 厘米,印版上方標明店鋪字號“濟南劉家功夫針鋪”,正中有店鋪標記——白兔搗藥圖,并注明“認門前白兔兒為記”,下方廣告文辭稱:“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謂記白。”

        當時商品經營以自產自銷為主,這種店鋪標記已成為此種經營方式下商品的特定標志,所以這件“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商標廣告實物。這個印刷銅版現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是世界商標史上極為珍貴的文物。

         

        img

        商標圖形蘊含著一段美麗而吉祥的傳說。劉家針鋪細針商標所使用的“白兔”,不能簡單地解釋為一般“兔子”,而是指“嫦娥”的化身,取材于“嫦娥奔月”這一傳奇故事。

        劉家針鋪細針借“嫦娥”化身的白兔作商標,蘊意深刻,情趣盎然,自然會博得廣大群眾的喜愛,有利于帶動營銷。這幅“告白”無論在產品商標選擇上,還是廣告用語上,都具有一定水平,至今仍不失為一個好典范。

        元明清時期,我國商品經濟并沒有得到迅速發展,因此,商標發展歷史也極為緩慢。清代的“六必居”“泥人張”“內聯升”“同仁堂”等字號,仍然是漢唐以后商業性標記的延續,旨在招徠顧客并向顧客提供信譽保證,如有問題負責調換與賠償。

        圖片.png

        南京明孝陵使用的每塊城磚都勒刻著制造出處

        到了清朝,中國商標發展過程中的商標理念已經得到相應完善,各種商業模型的規范也開始逐步成型。清朝道光年間,以晉商為首的山西商人們順應時勢,進入了第三次商業大發展階段,首創的山西票號,就是今天的商業銀行之模型,把商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做了有機結合,弘揚人本理念、宣揚誠信之道,使晉商漸漸成為當時國內商業和金融界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晉商們的原始資本積累,來自長途販運,其實也就是今天的物流業。他們開辟出多條商道,其中南起廣州、途經山西晉中、北達蒙古、新疆到俄羅斯的是一條主干道,南來“煙酒精布茶”,北往“牛羊駱駝馬”,通過貨物的雙向販賣,實現了物流成本最低化。

        從晉商開始,一切關于商標經營的要素就被下意識地強化了,那時雖然還沒有現代的大眾傳媒,但是晉商誠信之道仍然通過口碑相傳,享譽神州,流傳至今。

        鴉片戰爭(1840 年)之后,帝國主義打開了中國歷代閉關的大門,炮艦之后接著商船,運來大批西洋貨物,并且迫使清朝政府把中國的商業也納入其“權益范圍”之內,同時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02 年,中英續訂商約,其中第七款就是讓清朝政府“設立牌號注冊局所”;1903 年,中美商約,為了保護美國商標的利益,第九款說明清朝政府“允示,禁冒用”等規定,這是最早的商業利益保護概念的規范化;當時清朝政府頒布的《商標試辦章程》是由英國總務司的羅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 年)代擬的,而且是在外國人控制的海關執行的,更為甚者,《商標試辦章程》的第十二條還特別注明領事裁判權的規定。

         

        圖片.png

        《中美通商行船續訂條約》第九款英文本以及美國總統的簽字

        圖片.png

        《中美通商行船續訂條約》第九款中文本

         

        帝國主義列強們開始利用通商口岸的租界輸入大量的洋貨物和洋商標,先是逐漸在各地城市傾銷,繼而遍及窮鄉僻壤。

        商業的原理是一樣的,有交換,就有利益沖突,這也使得有些舶來之洋物隨著時間逐步推進的過程中顯現本土化或復合化的傾向。當時英美煙草公司出品的“海盜牌”(PIRATE)香煙,在五卅慘案后,懾于中國人民的反帝國主義情緒,才改為中文“老刀牌”,但是圖形仍然是一幅海盜自畫像。

        同時期,我國民族資本工商業的商標也顯示出具有愛國思想的特征,在“提倡國貨”的號召下,以“雪恥”“警鐘”等命為商標名,以民族英雄和愛國故事為形象,鼓勵國人反對不平等的商業侵略。例如,“抵羊牌”毛線商標,寓意著“抵制洋貨”,其圖形設計用了對頂犄角的兩頭羊,象征著民族工商業抗爭的一種頑強精神。

        風雨交加轉眼過,一輪紅日出東方。新中國成立之后,1950 年 7 月,中央政務院頒布了《商標注冊暫行條例》。

        世界商標

        商標的萌芽,最遠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直至近代早期的商業活動中,商標的作用仍不突出。工業革命之后,產品以工業化規模大批量生產出來,增加了產品種類,并隨著鐵路和海運傳輸到世界各地。商標用來指示商品來源的作用也開始越發突出了。由此,對商標的管理隨之逐漸發展。

        關于商標的起源,沒有專門的歷史著述論證,人們只能從考古學和有關歷史文獻中采擷文據進行猜測和推斷,學者們的說法也很不一致。

        有學者認為,商標源于西班牙游牧部落牲畜上的區別不同主人的烙印(brand)。

         

        圖片.png

        位于西班牙北部阿爾塔米拉洞窟,距今至少12000年以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原始圖形標圖片.png

         

        圖片.png

        印度石刻印章,在印度河谷哈拉帕遺址出土,距今4500年,很可能用于標識貿易貨物

        與“印度石刻印章”極度相似的石刻印章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和中亞都有出土

        還有學者認為,早期的商標使用與保護是以政府管制為基礎的。

        1266年,英格蘭頒布了第一部面包商強制標記法,政府強制面包師將自己的標記標在其制作和出售的面包上。

        1300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頒布法令,所有金盤在出售前,制品上一般注有三類不同的標記:金匠個人標記、鑒定標記、行會標記。

        1633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頒布“禁止毛紡織業的詐欺和哄騙行為”的旨令,特別要求各紡織商應在其產品上使用標記,并不得隨意更改,不得使用與他人已使用標記相同的標記。

        圖片.png

        英國國王查理一世

        現代意義的商標保護,最早見于法國。1803年就將假冒商標定為私自偽造文件罪。1804年,法國《拿破侖法典》即《法蘭西民法典》首次肯定了商標作為無形財產與其他財產權一樣受法律保護,開創了近代的商標法律制度。

        1857年,法國制定的《關于以使用原則和不審查原則為內容的制造標記和商標的法律》是世界上最早的商標法律,英國于1862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商品標記法》。

        以1883年締結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為起點,商標納入了多邊的國際公約保護范圍,標志著現代商標制度的建立。

        圖片.png

        1851年倫敦世博會對商標法律的發展有相當大的作用,極大地擴大了商標的傳播范圍,為世界各國商標法的制定訴求埋下了伏筆。同時,倫敦世博會對商標法律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提供了“商品分類”的參照。

         

        圖片.png

         

        國外商標注冊制度是在近代才建立的。如英國,1875年最早注冊直到現在還在使用的商標是啤酒上的Bass紅三角圖案商標,法國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最后一幅畫作《福利貝熱爾的吧臺》中就有兩瓶Bass啤酒的身影(此油畫為英國倫敦科陶德藝術學院館藏)。

        圖片.png

        聲明:本平臺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客服。郵箱:info@igongteng.com。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上一篇:第6285542號圖形商標無效宣告案
        下一篇:商標注冊時的實質審查內容主要有哪些?
        聯系我們
        51午夜精品免费视频|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久|久久丁香香蕉天堂精品
          <output id="gfkp9"></output>

          <optgroup id="gfkp9"></optgroup>
          1. <delect id="gfkp9"></delect>
              <code id="gfkp9"></code>
            1. <p id="gfkp9"><ol id="gfkp9"></ol></p>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